虚
①衰弱,不充实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女子……七七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年六十阴痿气大衰,九窍不利,下虚上实……”
②中空不满之容器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梁之变,足生大丁,受如持虚。”王冰注:“外湿既浸,中热相感,如持虚器,受此邪毒,故曰受如持虚。”
③使衰减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故取俞以泻阴邪,取合以虚阳邪。”
④脉象名。脉大,按而无力之象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胃脉实则胀,虚则泄。”
⑤病证类型八纲之一,即虚证。以正气不足为主要倾向的证候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
⑥空,净。见“虚静”、“虚无”。
顼颅
头骨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顼(xū,音须)
枕骨。
须
生理学名词。即胡须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有多须。”张景岳注:“在口下及两颐者曰须。”
戌
地支的第十一位。常用以纪年、月、日、时。
《袖珍方》
医方著作。又名《袖珍方大全》。四卷。撰于1391年。本书是在明宗室朱棣(周定王)主持下由李恒等人根据朱棣所编的《保生全录》、《普济方》等书选录其中经验有效之方编纂而成。全书分为风、寒、暑等81门。涉及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各科疾病,选方3077首。每病先论后方。而以选方为主。所选方剂附记出处。书名袖珍,盖以此书至重至宝宜于珍藏之义。后经王永辅重刊时改为八卷本。现存多种明刻本。
《袖珍本草隽》
药学著作。又名《本草隽》一卷。日本·伊豫平住撰。刊于1755年。本书共载常用药151种,不分类。每种均有释名、集解、选用、修治、气味、良毒及主治各项,内容简要。现存日刻本及《皇汉医学丛书》本。
袖口疳
病名。疳疮之一种。指下疳生于阴茎处,症见外皮肿胀包裹者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
绣球风
病名。指生于阴囊部之疮疹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肾囊风。详见该条。
羞明畏日
证名。即羞明。见《兰室秘藏》卷上。详羞明条。
羞明怕热症
病证名。指羞明且惧热。属火燥血热之阳证。治宜清热泻火。方选龙木秘方密蒙花散或东垣泻热黄连汤加减。
羞明
病名。又名羞明畏日、怕日羞明、畏日、恶日、畏明。指患眼畏视光明,遇光则涩痛难睁。多因风热上攻或阴虚血亏所致。若兼红赤肿痛,眵多泪热等,多属风火实证。若眼无赤痛,干涩羞明,多属阴虚血亏。
修治
中药学术语。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,《伤寒总病论》内有“修治药法。”详炮制条。
《修真十书》
养生、气功丛书。编者不详。六十卷。本书收集了隋唐两宋时期数十种气功、养生著作,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元代以前养生、气功、导引、内丹的理论与功法,内容极为丰富,尤为古代气功学术的一大专集。收入《道藏》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三十一册。
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
佛教著作。又名《小止观》、《童蒙止观》。佛教天台宗创始者陈隋间僧人智觊撰(一说由其弟子灌顶整理成书)。二卷。分具缘、诃欲、弃盖、调和、方便、正修、善发、觉魔、治病、证果等10章。论述佛家修禅和觉悟的原则、方法、作用、意义。所述修禅法多与传统气功相通,且下手容易、弊端较少,故较有影响。此书历来被视为习禅的枢要,并且与后世气功学的发展关系密切。中华书局1983年版《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》第二卷第一册收入此书。
修天庭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即将两手掌擦热后,来回抚摩额部。有养颜防病的作用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病源流》:“《养性书》:热摩手心,频拭额上,谓之修天庭。连发际,二三七遍,面上自然光泽,所谓手宜在面是也。”
《修事指南》
炮炙专书。一卷。清·张叡撰。撰年不详。首为炮炙论,总论制药之法;其次分论232种药物具体的炮炙方法。本书主要参考了雷斅的《雷公炮炙论》并广泛吸取了各家本草著作中有关炮制的文献资料。是非常切于实用的炮炙专书。1928年以后,本书又先后被改名为《制药指南》或《国医制药学》印行,内容未变。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。
修事
中药学术语。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炮制。清·张叡所撰《修事指南》,专论药物炮制方法。详炮制条。
修其城廓
导引动作名。方法为用手摩揉耳轮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耳病源流》引《养性书》:“以手摩耳轮,不拘遍数,所谓修其城廓,以补肾气,以防聋聩也。”
修脚术
脚病的修治技术。简称修脚。明《外科启玄》卷七中已有修脚人的记载。目前依各地风俗差异,大体上有三路师承,即河北路、江苏路、山东路。河北路以北京为发展中心,特点是技术巧妙,活茬细致,擅长于修治各种脚病。江苏路以扬州为发展中心,修脚时讲究活茬精致美观,尤其在捏脚、刮脚方面有其独到之处。山东路则以济南为发展中心,技术要求全面,除修脚外,还要求掌握理发等技术。1949年后,经过发掘整理,已有专着出版,使修脚术得以重视,技术得到推广。修脚师傅之社会地位也得以提高。
休惜痢
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休息痢。详该条。
休息痢
病名。痢疾时止时发,久久不愈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有外感休息痢、内伤休息痢之别。因治疗失宜,或气血虚弱,脾肾不足,以致正虚邪恋,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。发作时,治以清热化湿为主,或兼补气血,或兼补脾肾,选用香连丸、驻车丸、倪氏补理煎方等。缓解期,可见神疲乏力,食欲不振,形体消瘦,四肢不温等症,治以健运脾胃,补益气血为主,选用补中益气汤,八珍汤等方;肾亏者用四神丸。本病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,溃疡性结肠炎,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局限性肠炎等疾患。参见痢疾条。
熊应雄
清代医家。字运英。东川(今属四川)人,生平欠详。尝辑《推拿广义》(又作《小儿推拿广义》)三卷行于世。
熊应相
清代医家。字廷良,里籍及生平未详,所著有《金针三度》、《四言脉纲》、《三针并度》、《医案》,现有其合刊本行世。
熊彦明
元代医家。建阳(今属福建)人,生平欠详。尝辑有《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》十卷,系辑自孙允贤《医方集成》,及《济生拔萃》、《宣明论方》、《瑞竹堂经验方》等而成。
熊戏
导引功法名。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导引功法。《庄子》中有“熊经鸟伸”的记载,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《导引图》中也绘有类似导引练功图。后为五禽戏之一。《云笈七签·导引按摩》:“熊戏者,正仰,以两手抱膝下,举头,左僻地七,右亦七,蹲地,以手左右托地。”此后功法流派渐多。
熊庆笏
清代医家。一作熊笏,字叔陵,江西安义人,先攻儒,为痒生,后转而习医,遂精于医术,治病每获奇效。有人荐入太医院,拒而不就。所著有《扁鹊脉书难经》、《中风论》等,均有刊本行世。
熊景先
元代医家。又作景元,字仲光,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先儒后医,甚明医理,尤精脉理,多有治验,名噪一时。尝着《伤寒生意》,未见行世。
雄丁
病名。十三丁之一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症见其疔疱黑似灸疮,大如钱孔,形高突起,四畔泡浆色赤黄。证治参见疔疮条。
胸中之气
胸部的气机。一说指胸腹部的气机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中部之候……天以候肺,地以候胸中之气,人以候心。”王冰注:“手阳明当其脉也。经云:肠胃同候,故以候胸中也。”
胸中之府
指人体背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随,府将坏矣。”
胸中热
证名。指上焦心肺之热。出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治宜清泄心肺热邪。《素问识》卷四:“胸中膈上,乃心肺之宫城,主胸中热者,泻肺热也;膈中热者,泻心热也。不曰心肺,而曰胸中、膈中者,意言热在气分,而不干于藏真也。”
胸中痞硬
证名。胸中满闷不适,按之硬满之证。多因寒饮阻滞胸中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如桂枝证,头不痛,项不强,寸脉微浮,胸中痞硬,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,此胸有寒也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《伤寒贯珠集》卷二:“此痰饮类伤寒证,寒为寒饮,非寒邪也。《活人书》云:痰饮之为病,能令人憎寒发热,壮类伤寒,但头不痛,项不强为异,正此之谓。”参见痞有关条。
胸中烦热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由心火上炎,肺胃热盛,阴血亏耗;或外邪传里所致。《类经·运气》:“胸中烦热、嗌干等证,皆君火上炎,肺金受伤也。”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·寒》:“食谷欲呕,属阳明,非少阳也。胸中烦热者,竹茹汤主之。”胸中烦热,多为内热证。外感病见心烦懊憹不安。系外邪传入尚浅,治宜清宣郁热,用栀子豉汤。身热退后,胸中烦热,或兼呕恶咳逆,为余热内恋,治宜清热除烦,益气生津,用竹叶石膏汤。杂证中胸中烦热,多为心火偏旺,治宜清心利尿以除烦,用导赤散。血虚火炎而致失眠难寐者,治宜养阴清热以除烦,用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。胸中烦热,兼手足心热,为五心烦热,属阴虚内热,治宜滋阴清热,用生料六味丸加减(见《中医临证备要·胸胁腋乳症状》)。
胸中
即胸腔内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肾足少阴之脉……其支者,从肺出络心,注胸中。”
胸正中线
经穴定位线。又称胸骨中线。为任脉经过处,分布有天突、璇玑、华盖、紫宫、玉堂、膻中、中庭各穴。
胸俞十二穴
穴位名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俞府、彧中、神藏、灵墟、神封、步廊,左右各一,共十二穴。
胸膺
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胸穴指压法
推拿方法名。指用手指按压胸部穴位进行治病的一种手法。所用胸穴大多是分布于胸部前面或侧面的敏感压痛点。适用于头痛、胸痛、腰痛、胃痛及软组织扭伤等疾病。
胸胁支满
病证名。指胸及胁肋部支撑胀满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少阴之络,令人卒心痛,暴胀,胸胁支满。”
胸胁痛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刺热论》。多见于伤寒少阳病及肝胆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胸胁痛候》:“胸胁痛者,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,为寒气所乘故也。”此三经三支脉,并循行胸胁,邪气乘于胸胁,故伤其经脉,邪气之与正气交击,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。”《此事难知》:“少阳证,胸胁痛,往来寒热而呕,或咳而耳聋,脉尺寸俱弦。”治宜和解少阳,用小柴胡汤。本症实证居多,由气机郁滞,痰饮瘀血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暴怒伤肝,气逆胀满,胸胁疼痛者,宜解肝煎”。“气滞胸胁痛而兼喘者,宜分气紫苏饮”。“痰饮停伏,胸胁疼痛者,导痰汤加白芥子。”《丹溪心法·胁痛》:“气郁而胸胁痛者,看其脉沉涩,当作郁治。痛而不得伸舒者,蜜丸龙荟丸最快。”《医林绳墨·六郁》:“血郁者,胸胁作痛,四肢无力,能食便红,脉亦芤数。”亦可见于内伤虚损。《金匮翼》卷六:“肾气虚弱,羸怯之人,胸胁之间,多有隐隐微痛,此肾虚不能纳气,气虚不能生血之故。”治用熟地、破故纸之类补肾;阿胶、川芎、当归之类和血。参见胸痛、胁痛等。
胸胁满
证名。胸胁胀满不适。出《素问·刺热论》。由邪阻气郁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十三日不解,胸胁满而呕,日晡所发潮热,已而微利,此本柴胡证,下之而不得利,今反利者,知医以丸药下之,非其治也。潮热者,实也。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,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。”伤寒阳明病亦可见本症。“阳明病,发潮热,大便溏,小便自可,胸胁满不去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亦可由热入血室引起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妇人中风,发热恶寒,经水适来,得之七八日,热除脉迟,身凉和,胸胁满,如结胸状,谵语语,此为热入血室也。当刺期门,随其实而取之。”参见胸胁苦满条。
胸胁苦满
证名。胸胁部满闷不适,难以名状。凡邪入少阳或肝胆气机失调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硬,或心下悸,小便不利,或不渴,身有微热,或咳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参见胸胁满条。
胸胁好
胸胁部发育正常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胸胁好者,肝坚。”
胸胁
人体部位名。即前胸和两腋下肋骨部位的统称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胸者,缺盆下,腹之上,有骨之处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其两侧自胸以下,至肋骨之尽处,统名曰胁。”
胸乡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在胸外侧部,当第3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6寸。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,及胸外侧动、静脉和第三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胸胁支满,痛引胸背,咳嗽气逆等。斜刺0.3-0.5寸。不宜深刺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胸围
胸部两乳相平部位的周圈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胸围四尺五寸。”
胸痛引背
病证名。指胸痛牵扯背部并痛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金太过……胸痛引背,两胁满且痛引少腹。”
胸痛
证名。胸部正中或偏侧作痛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多与心、肺、肝三脏有关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心病者,胸中痛。”《医碥·胸痛》:“胸者,肺之部分,则其痛尤多属肺可知。”其病多属气滞,气滞则痰饮亦停,治宜行气除饮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胸膈脊背乳病源流》:“胸者,肝之分,肺心脾肝胆肾心包七经脉俱至胸,然诸经虽能令胸满气短,而不能使之痛,惟肝独令胸痛,故属肝病。”肝虚,胸痛引腰,宜补肾,补肾所以补肝也,用六味丸加首乌、牛膝;肝实,胸痛不能转侧,善太息,宜疏肝,用宽胸饮;胸痛常欲蹈压其胸,先未痛,但欲饮热,名曰肝着,用旋复汤;胸痛短气,是水气,用五苓散;胸痛痞塞,痰气为害,用二陈汤;胸痹急痛如锥刺,难于俯仰,汗出,或彻背上,用生韭汁;胸痹痛引背,喘息咳唾短气,寸沉迟,关紧数,用栝蒌薤白白酒汤,加半夏尤妙。胸膈隐痛,为肾虚不能纳气,气虚不能生血,用补肝散。亦指膈痛或胸痹之重者。《医宗必读·心腹诸痛》:“胸痛即膈痛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卷二十:“胸痹之病,轻者即今之胸满,重者即今之胸痛也。”参见胸痹、膈痛条。
胸通谷
经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心痛,恶气上胁急痛,灸通谷五十壮,在乳下二寸。”主治心痛,胁痛,及乳腺炎等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胸膛
①骨名。指胸骨。详该条。
②泛指胸部。《金匮要略·外科心法要诀》:“甘疽……生于膺上,即胸膛两旁肉高处。”
胸堂
①膻中穴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上气厥逆,灸胸堂百壮。穴在两乳间。”
②经外穴名。出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在两乳之间,胸骨之两侧缘。主治咳嗽,喘息,噎膈,咯血,心悸,怔忡,乳少乳痛等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胸锁骱
古代解剖部位名。即胸锁关节。
胸凭仰息
胸满而后仰呼吸。“凭”有“满”义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坚成之纪……其病喘喝,胸凭仰息。”
胸痞
证名。
①胸中满塞不痛。《症因脉治·胸痛论》:“若胸中满塞而不痛,又名胸痞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胸膈脊背乳病源流》:“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,满而痛者为结胸。”参见心下痞满、痞条。
②指胸中闷痛。即胸痹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心下坚满,痞,急痛,肌中苦痹缓,急如刺,不得俯仰,其胸前皮皆痛,手不得犯,胸中愊愊而满,短气,咳唾引痛,咽塞不利,习习如痒,喉中干燥,时欲吐呕,烦闷,自汗时出,痛引彻背,不治则数日杀人,病名胸痞。由下虚极,气上控膈使然,其脉阳微阴结。”治以化痰理气,用栝蒌丸、橘皮生姜汤等方。参见胸痹条。
胸满
证名。胸部胀满不适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因风寒、热壅、停饮、气滞、血瘀等所致。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表实无汗,胸满而喘者,风寒之胸满也;里实便涩,胸满烦热者,热壅之胸满也;面目浮肿,胸满喘不得卧者,停饮之胸满也;呼吸不快,胸满太息而稍宽者,气滞之胸满也;今病人无寒热他病,惟胸满,唇痿,舌青,口燥,漱水不欲咽,乃瘀血之胸满也。”亦可见于少阳证中。《医学心悟·少阳经证》:“胸半以上,乃清阳之分,正在半表半里,邪至此,将入里而未深入于里也,故胸满而腹未满者,乃邪气而非有物也。”治用小柴胡加枳实、桔梗。
胸里
即“胸中”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少阳……别者,入季胁之间,循胸里属胆。”
胸汗
证名。心胸局部多汗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:“别处无汗,独心胸一片有汗,……名曰心汗。”参见心汗条。
胸骨伤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包括胸肋部的肋骨伤折。常因跌打,压撞所伤。症见局部疼痛,甚至不能直立挺胸,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,胸闷,呼吸短促。骨折处可有凹陷、突起及骨声;如出现气、血胸及内脏损伤时,可见有咯血、呼吸困难、昏厥等。治宜手法复位,及伤处固定,可内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;肿痛减轻后,改服正骨紫金丹、接骨丸;后期恢复时,可服补肾壮筋汤、小活络丹,并用五加皮汤外洗,同时配合功能锻炼。如合并气、血胸及内脏损伤者,应及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治疗。
胸骨肋断
病名。即胸、肋骨折伤。出《外科证治准绳》卷六。证治详参胸骨伤条。
胸骨
骨名。胸骨和肋骨的统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胸骨即(骨曷)骭骨,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。一名膺骨,一名臆骨,俗名胸膛。”
胸膈不利
病证名。指胸与横隔部滞塞堵闷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阳之复……心胃生寒,胸膈不利,心痛否满。”
胸腹大
自觉或外形可见胸腹部胀大。多见于气胀,水肿等病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火不及……心痛暴瘖,胸腹大。”
胸发
病名。指无头疽生于胸前鸠尾穴或中庭穴或两穴之间者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井疽。证治详见该条。
胸第一侧线
经穴定位线。距离胸正中线2寸,为足少阴肾经经过处,分布有俞府、彧中、神藏、灵墟、神封、步廊各穴。
胸第三侧线
经穴定位线。从锁骨下凹处下行,距胸正中线6寸,为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处。分布有云门、中府、周荣、胸乡、天溪、食窦各穴。
胸第二侧线
经穴定位线。从锁骨正中下经乳头正中的连线,距胸正中线4寸,为足阳明胃经经过处。分布有缺盆、气户、库房、屋翳、膺窗、乳中、乳根各穴。
胸痹
病名。出《灵枢·本藏》。
①胸膺部闷窒疼痛之证。由上焦阳虚,阴寒之邪上乘,胸阳痹塞所致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:“胸部之病,令人心中坚痞忽痛,肌中苦痹,绞急如刺,不得俯仰,其胸前皮皆痛,不得手犯,胸满短气,咳嗽引痛,烦闷自汗出,或彻引背膂。”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,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”。“胸痹不得卧,心痛彻背者,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。”“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,胸满,胁下逆抢心,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,人参汤亦主之。”“胸痹胸中气塞,短气,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,橘枳姜汤亦主之。”“胸痹缓急者,薏苡附子散主之。”有按证情轻重将胸痹分为胸满、胸痛者。《金匮要略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卷二十:“胸部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,重者即今之胸痛也。”本病见于冠心病、心绞痛等疾患。
②指胃痹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胸痹之症,即胃痹也。胸前满闷,凝结不行,食入即痛,不得下咽,或时作呕。”
胸嗌不利
病证名。指胸与咽喉部的滞塞堵闭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二之气,火反郁,其病热郁于上……胸嗌不利,头痛身热,昏愦脓疮。”
胸
躯干前,颈下腹上的部位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肺脉急甚为癫疾;微急为肺寒热,怠惰,咳唾血,引腰背胸,若鼻息肉不通。”
凶风
病因学名词。系八风之一。指从东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东北方来,名曰凶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大肠,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。”
性学
气功内丹术术语。《丘祖全书》:“有为功夫命功也,无为妙道性学也。”即性功。见该条。
性味
①指药物性质和气味。即四气五味。详该条。
②专指药物气味。即五味。
性能
作为中药学术语应用时,泛指药物的四气、五味、归经、升降沉浮、补泻等特性和功能。详各该条。
性命双修
气功内丹术术语。又称性命兼修。谓性功和命功不可或缺、配合而炼的主张。元·赵道一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卷四十九引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的话说:“道家以命宗立教,故详言命而略言性;释氏以性宗立教,故详言性而略言命。”张氏认为这两者均有失偏颇,主张唯有道、禅双融的内丹,性命双修,最为上乘。内丹家多持此说。性命双修又有先命后性、先性后命、修性自然修命等不同的修炼方式和次第,前二者分别为内丹派南宗和北宗的基本倾向。
性命兼修
气功内丹术术语。《还乡集》:“后学不知性命兼修,往往独悟性功,到老无成。”即性命双修。见该条。
《性命圭旨》
气功专著名。传为明·尹真人述,其弟子所录。全书分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。全书汇融道、佛、儒各家之说,以图配文,阐述道家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,而其大要归于道教。书中论述内丹颇为详细,强调性命双修。本书内容丰富,阐述详切,绘图精工,为后学所称道,较有影响。收入《道藏精华录》第9册。
性命
古代哲学名词。原为先秦儒学的重要哲学范畴。《易传》: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”此处性指个人情志、个性,命指天命。其后道教养生家以性命指人的生命。而内丹学又予性命以独特解释。即性指人心的本性,又有元性、真性、元神、真心、本来一灵等别名;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、元气。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,性命实际上是元神元气的代称。王重阳《授丹阳二十四诀》:“性者是元神,命者是元气。”元明以来的内丹家还取理学之说,谓性即是理。《玄宗真指万法同归》:“性在天地间谓理。”
性急多怒经闭
病证名。经闭证型之一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妇女性情急躁,善怒易郁,怒则伤肝,郁则生热,热灼伤津,阴血枯竭,无血可行而经闭。治宜清热解郁,方用四物汤加黄芩、黄连、柴胡、柴胡、香附。
性功
气功内丹术术语。又称性学。即修性之功,指修炼心神的功夫。参见“性命”、“性命双修”诸条。
幸帽儿
病名。见清·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:“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,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,是曰被膜儿,又曰xx帽儿。”指胎膜未破,完整的包裹胎儿娩出。现今接生可用人工破膜,不再出现此种现象。
杏仁中毒
病名。因误食苦杏仁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证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,昏迷,惊厥,呕吐,瞳孔散大,可迅速死亡。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文献记载用蓝子汁、杏树皮解毒,可参考。
杏林
对医界的颂称。相传三国时吴国董奉为人治病,不取报酬,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,日久杏树成林,后世遂以“杏林春暖”、“誉满杏林”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。
醒脾
治疗学术语。指用芳香健脾药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,运化无力的病证。
形脏
人体器官名。指能藏有形之物的脏器,指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故神脏五,形脏四,合为九脏。”王冰注:“所谓形脏者,皆如器外张,虚而不屈,含藏于物,故云形脏也。所谓形脏四者,一头角,二耳目,三口齿,四胸中也。”此为一说。
形体
生理学名词。指人体或人体形态体质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形体不蔽,精神不散,亦可以百数。”“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,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。”
形瘦血瘀经闭
病证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》。妇女形体消瘦,每多热多郁,血少气虚,多热则血稠而行滞,气郁则血凝成瘀,瘀血阻滞胞脉,则经闭不行。症见形体消瘦,月水不通,胸闷不舒等。治宜清热养血调经,佐以开郁,方用芩连四物汤合开郁二陈汤。
形瘦血热经闭
病证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》。多因形体消瘦者多阴虚血亏,血虚生热,阴火内烁,冲任内伤,血少而涩滞不行。治宜补血滋阴,方用人参四物汤(人参、当归、川芎、生地、白芍、知母、麦门冬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兼地黄丸。
形瘦经少
病证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》。多因形体消瘦之妇女每多气血虚弱,胞脉血少则经行量少。治宜养血调经,方用加味四物汤(四物汤加人参、香附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。
形瘦过期经行
病证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》。指形体消瘦之妇女患经行错后病。多因气血不足,形体消瘦,胞脉血虚不能按时而至,而致经行错后。或因脾胃虚弱食少者,亦导致气少血衰而过期经行。气血不足者宜大补气血,用十全大补汤;脾胃素弱者,宜健脾益气养血为治,方用异功散合芎归汤,兼服地黄丸。
形胜色
五行学说术语。指体形的五行属性克制肤色的五行属性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把人按五行分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形;所属五色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。如木形人见黄色,火形人见白色,为木胜土、火胜金,均属形胜色。
形胜气
病证名。形气相失之一。形体虽肥胖而气虚气短,少气不能报息者,为形胜气。多属危重疾病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形胜气者危。”
形色相得
五行学说术语。指体形的五行属性和肤色的五行属性相称调和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形色相得者,富贵大乐。”
《形色外诊简摩》
诊断学专着。二卷。清·周学海撰于1894年。本书以论述望诊为主,问诊、闻诊为辅。所涉范围较广,自谓:“是编也,《内经》三诊之文全在;《难经》以下,择其切要能补《内经》未备者收之”。上卷专谈望形,首述形诊总义,次述生形(生理的)、病形(病理的)以及络脉形色等;下卷以望色为主,首叙面色总义,次叙面色、目色、舌色以及外诊杂法类等。现存清末刻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
形如虾座
病证名。系指火毒攻目,白睛因瘀滞而胀起甚或掩盖黑睛的病证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认为:“因瘀滞已甚,血胀无所从出,遂致壅起,气轮状如虾座,甚则吐出睥外者,病尤急。非比鱼胞气分之可缓者。瘀血灌睛证与此证病虽一种,灌睛则概而言,而未至于极,此则极矣。有半边胀起者,有通珠俱被胀起盖定乌珠者,又有大眦内近鼻梁处胀出一片如皮如肉,状似袋者。……其病大意是血气两盛之患,宜以开导为先。”但不能割治,误割则为漏为瞎。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散瘀,方用宣明丸加减。
形肉脱
病状名。指形体肌肉消瘦脱陷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若失度之人,瘠瘦而形肉脱者,恶可以度量刺乎?”
形气相失
病证名。指病人形体的盛衰与正气的强弱相反。即形盛气弱,或形弱气盛。例如消渴病患者,形体瘦弱,但胃火亢盛,多食善饥,烦躁易怒,表现为形弱气盛;又如某些痰饮病患者,形体肥胖,动则心悸气喘汗出,表现为形盛气弱。此类形气相失的病证,往往病情较重,预后较差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形气相失,谓之难治。”王冰注:“形盛气虚,气盛形虚,皆相失也。”
形气相得
指病人形体盛衰与正气强弱一致。即形盛气盛,形虚气虚。此类形气相得的病证,即使病情较重,预后较好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形气相得,谓之可治。”王冰注:“气盛形盛,气虚形虚,是相得也。”
形气
①生理学名词。指形体与脏腑机能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凡治病,察其形气色泽,脉之盛衰,病之新故,乃治之无后其时。”
②生理学名词,指血与气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”
③生理学名词。指机体气血的外在表现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,可以知逆顺。”
④指天之六气和地之五行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故在天为气,在地为形,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。”
形能
即形态。能与态通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此阴阳更胜之变,病之形能也。”